close

20100709牧夏一同玩藝1_019.JPG   
0709一同玩藝(一)。點、點、點  ◎育瑄

課程目標:

1.帶孩子嘗試理解看世界的方法有千千萬萬種
2.解構「點」作為畫面最基本的元素

對象年齡:
小三、小五

課程紀錄:
「人的眼睛看見東西,究竟是看到什麼呢? 」課程開始我先拋了這個問題讓孩子想。一陣追問後,C率先說出:『特色』。接著孩子們還陸續拋出了形狀、用途、顏色等。每個人第一眼看到的都一樣嗎?來做個小測試。請孩子先看著一個圖幾秒鐘,然後拿掉圖片憑印象用鉛筆勾勒出來。以同樣方法再做另一個實驗,以蠟筆簡單畫出來。我們發現,視覺記憶的習慣每個人都不同。

20100709牧夏一同玩藝1_002.JPG
接著,分享動物的視覺,以及色盲的人所見的世界。企圖讓孩子意識到,進而同意:「看見」的方式,絕對不會只有自己的這一種,每個人會因為視覺的習性或限制,建立不同的視覺經驗。

談話間,我刻意問了孩子「我們為什麼看得見東西啊?」年紀小的C以一副理所當然的表情回答『因為有眼睛啊!』即將升小五的E似乎覺得這問題有詐,默不作聲。我再問「在沒開燈的房間呢?」『看到一點點..吧?』「在全然的黑暗中呢?」『我覺得應該看不到..』E試探性的說。大略提過視覺原理,小孩似乎理解了,在連一絲光線都沒有的黑暗中,就算有正常的眼睛,也看不見東西。重點是「光」啊!

第二段落開始,讓孩子說說以往畫畫的經驗。接著,以例子讓他們猜片中是用什麼作畫。


鐵釘畫,討論這些「點」,如何表現畫面的明暗?『釘子有的地方比較多』,『比較密、排在一起看起來比較深』E精確的指出,『沒有釘就是白的』…引導孩子以明確的詞說出他所看見的!我們歸納出,點的疏密可以表現深淺。

舉另一個拿鐵咖啡杯構成的蒙那麗莎圖為例,點的深淺表現圖的明暗。進入實做,請孩子找空間中的一樣物品來做點點的試畫。C選了湯匙,E選了窗戶,文躍以放在桌上的瓷杯來小試一手。孩子第一次嘗試,對於點的下筆或是水彩濃度的多寡不太容易拿捏。

分享練習結果的過程裡,發生了一段有意思的插曲。E對於文躍點畫的杯子陰影有疑惑,覺得陰影看起來應該要比杯子深,理由是:學校老師說,陰影要畫黑色的。(嗯,機不可失)我趕緊問「是這樣嗎?全部的東西都是嗎?」心裡快速羅列影響影子與物體相對顏色的變因:光線顏色、物體本身、被倒影的物體顏色…等。E環顧四周舉了例想說服我,我決定以相對性的問題出發:「如果是黑色的物體呢?它的影子看起來會比它深,還是比它淺?」請她回去找東西做個實驗。沒想到一轉頭就看見我的黑色滑鼠,當場成為教材。

當下我選擇不跟孩子談老師也會教錯這件事!因為有可能是孩子當初理解有誤,也可能是學校老師避開孩子無法理解的範疇,下了暫時性的結論(畢竟跟孩子談光影、反射是需要設計的)。但至少類似這樣的猜想與反駁,是我想帶給孩子的練習。練習心存質疑,讓知識的學習不是總停在單向的老師灌輸-學生接收,練習自己做假設-求證,才有開啟自主學習的可能。

最後一段時間,帶入顏色的混合應用。介紹西洋史上印象派的主張,以及印象派後期畫家秀拉Georges Seurat的作品,孩子看得頗有興趣,討論起畫作來:他在畫什麼場景?人的陰影落在草地上可以用深綠色來表現耶…。

告知他們待會要創作彩色點點畫,可以開始尋找寫生空間時,但他們卻選擇坐在原位子上。進行到這裡,我發現孩子嘗試點畫這種方式有困難,不久後他們便開始大筆揮塗。C畫了想像中的畫面,有綠地(原位置本來要畫彩虹)、太陽、藍色的雲、大樹,邊說自己畫的醜斃了。E混了喜歡的藍色開始點,不久後在畫紙上揮著不同的藍色,最後又全部塗成單一藍色;我感覺她下筆有些猶豫,問她要畫什麼,『海底世界』她說。一直到課堂結束,她仍只帶著粉藍色的畫紙回家。
20100709牧夏一同玩藝1_011.JPG
我猜,『不知道要畫什麼』的心情,孩子還沒有被同理到。想要畫得像、畫得好看的束縛,無形中削弱了孩子的創造力,導致下筆猶豫、遲疑,沒有自信可以達到標準(而這個標準通常來自週遭成人給的評價)。對於自由自在去畫的大膽慾望,已經失去多少?在什麼經驗下一點一點的消失?也許後續觀察可以提出來跟孩子談。

課程檢討:
1.點畫的步驟教學不夠細緻,可嘗試先表現平面明亮,再進行物體描繪。
2.下一堂課需要增加手繪暖身,先讓孩子在不多加思考的狀態下動筆,能放得開去畫。

※以上圖片,均經過小孩與家長同意後,僅供牧夏教育工作室使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牧夏教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