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龍騰斷橋邊的小溪,我們為了下個月份小旅行的安排,討論不休。
討論過程中,幾度孩子想要騎單車,但我們其中有個成員不想,
當然其他人非常好奇為何他不想,
因此也討論了,每個人可以選擇自己到底要不要學會某件事情。
後來,媽媽回饋,某男孩回家說『大多數的人都贊成騎車,可是不想的那個人不會騎,所以我也沒逼他了。』
這樣的瞭解跟體諒,接納與包容,在男孩身上悄悄展露出來,
帶著一種剛強的貼心。
不過媽媽說,她有提醒『牧夏是不用多數決的對吧!』
當媽媽跟我這樣說時,當場是非常感動的,家長瞭解我們的想法與作法,是我們繼續努力的最大能量。
最後,孩子說『乾脆有一次,到火車站,我們自己決定到哪,一次到公車站,到時候再決定吧!』
獲得全數通過。(雖然事後有男孩翻盤表示不太喜愛這樣的安排,不過當場是沒有得到異議的。)
這已經到達了自助旅行的境界,這樣隨機緣安排的旅行也是旅行的一種方式,想不到我們有機會體驗。
這一次,心裡有種,『阿!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呢!』的感覺,
很未知,不過,完全沒有料想到會是這天發生的情況。
匆匆在牧夏吃完飯,趕往火車站,兩個先到的孩子已經在火車站提供的電腦前查詢班次,研究要去的地方了。
『從台中出發,來得及的應該只有彰化或苗栗了!』
一個男孩一邊報告著,一邊說『要去花壇嗎?』
『我想去苗栗!』另兩個男孩說,『我要去集集!』也有男孩堅定的說,
不過集集毫無可以符合我們時程的車班,於是只好放棄。
男孩熟練的選擇起站,並且在到達的站拉出苗栗,拉到最底,選了『銅鑼』。
『會不會太遠?』有男孩問。
時刻表一跑出來,下午1:03就有一班車,是莒光號,到達的時間才1:46。
孩子們快速的通過討論,我看看時間居然來得及,而且這班車誤點7分鐘,
『快去買票!!』孩子們緊張的催促我,
買完票,大家快速的進了月台,分配好座位,找到車廂,上車,一氣呵成。
直到坐上車,車開了,孩子默唸出接下來會到的站,
才有一種,阿,我們真的要去銅鑼了!
孩子問『銅鑼有什麼好玩的?』我『我也不知道,我根本沒去過阿!』
孩子說『應該是山線吧!阿!后里站,我們有騎過單車!!』
『阿泰安站!!我們有來玩過!警察載我們趕火車那次!』
一路回憶,一路看風景,喊站名,在孩子暴走前,我們已經從銅鑼出站了。
一出站,孩子自動湧到地圖前研究,想當初我們為了要讓孩子願意研究地圖,
在週三戶外課用盡各種方式,雖然通常都不太被理睬,我們有時講解,有時讓他們看地圖找路,有時想辦法哄騙他們看地圖,
原來精衛填海(亂用成語!)還是會有一點成果的,
孩子其實默默的都長了各種能力,時候到了,就會展現了。
等待,是最漫長的,但我們相信,生命在該萌芽的時候,便會用一種震動世界的方式,綻放。
但地圖非常粗淺,在銅鑼上面,只有一個景點,寫著雙峰山。
『我們去雙峰山!』孩子喊!
但要怎麼去呢?我們在車站旁邊走動,企圖尋找一種移動的方式。
旁邊開原木店,順便賣牛肉麵的老闆看到大中午空無一人的車站,我們在那邊徬徨移動,
喊我『阿妹~你們要去哪裡?』
孩子連忙趕上問『請問雙峰山怎麼去?』
(超強!我在心裡喝采,我可以到旁邊乘涼休息了,孩子會自己搞定!)
老闆說『雙峰山,那太遠了啦!!你們要做什麼?』
我說『我們從台中來銅鑼玩!有什麼景點可以推薦的嗎?』
老闆說了兩個地方,讓我們發現這裡是客家的城鎮,又說現在不是假日沒有車,最後說『阿我載你們去好了!!!!』
『我奶奶家住在這裡。』一個男孩這麼說。
『阿!所以你爸是客家人!』『恩!』男孩點頭。
『那要不要找奶奶?』我一邊問一邊打電話給男孩媽。
『他搞錯了啦,奶奶家在苗栗市!』男孩媽媽回應,並提供我們一些遊玩資訊。
車行,風吹的很涼,遠遠可看見雙峰山山頭,又高又遠。
一個男孩的帽子隨風被吹去,卡車快速前行,帽子轉眼不見蹤影,
一兩個孩子哈哈大笑,我說『他的心愛的帽子不見,他很難過!』
一個男孩說『我知道阿,所以我沒有笑。』
另一個男孩則開始幫忙想辦法,討論是否回程再尋找。
同理心,是我們一直覺得在孩子成長中,很用力才能尋獲的能力,
因為這不是我們口頭說說,小孩心裡就真的能體會的事情,
不是講講道理,講講故事,孩子就能真的明白,
需要一次次遇到,被同理,發生過,才能真正深植人心。
車開到一攤蔥油餅與春捲攤前,老闆停下來,問『要不要吃春捲?』
孩子們很捧場的喊了三個春捲,三個蔥油餅,
老闆和攤位的店家用客家話熟練的聊著,並掏出錢要付錢,
『大哥!!我們付就好了!』我連忙阻止。
『阿不用啦。』大哥幽幽的說,『我就沒小孩,有小孩也是這樣吧!』
看老闆對孩子疼愛的眼神,於是沒有阻止大哥付錢,
大哥將我們載到客家大院,仔細交待公車站牌地方等等,才與我們告別。
到了客家大院,眾男孩對於沒沙玩,沒水玩,的人工草皮小橋沒流水興趣缺缺,
儘管我苦口婆心企圖聊到了客家文化,但卻因為點心展開了一場爭吵。
因為剛剛三個人舉手了春捲,轉眼間春捲還剩兩捲,四捲蔥油餅(這裡的是捲起來的)卻銷售一空。
『我明明點的是蔥油餅阿!』一個男孩看見沒了蔥油餅,轉眼就要哭出來,
後來,一個孩子坦承他吃了蔥油餅,但他點的是春捲,吃的時候忘了。
另一個吃錯蔥油餅的人,卻一直沒找到人。
被吃了蔥油餅的孩子無法平復,一路不停責怪吃了蔥油餅的人,
無法面對被吃了的後果,已經吃了的人也不知如何面對,氣氛陷入僵局。
『只要原本的。』好像是每個人從小都會經歷過的過程,
心愛的玩具壞了,再買一個也不要,因為就是要原本的那個,
那天在農地孩子的菜蟲被人丟了,也是哭著只想要原本的菜蟲,
本來答應的行程做不到,要更改也不行,只要原本的行程。
還是,我們在逐漸接受了這些一去不復返的事物後,才漸漸明白了人生的陰晴圓缺。
於是我沒說任何『別氣了,吃都吃了。』或是『沒關係啦!』等等的話,
因為,真的會很氣很氣,很失望很失望,
吃錯蔥油餅的孩子顯得很抱歉,但吃錯了,也吃掉了,難以追回,
因此也沒怪他,只是告訴氣憤男孩事實是『他不小心吃錯了,他已經吃掉了,我這邊只剩下春捲。』
後來,一個得到蔥油餅的男孩將自己的蔥油餅給了氣憤難平的孩子,
孩子才破涕為笑,結束這一場點心之爭。
孩子對大院沒太大興趣,但轉頭看見了一座大橋,旁邊有一條路,
於是吵鬧要去河床,千叮嚀萬交代不能下水後,(因為這種溪的大小,很容易水流太深太急我們看不出來,我會擔心,我們只能待在堤防)
才來到河床邊。
一到河床邊,孩子就被石頭斜坡吸引,而我一邊坐在後龍溪的堤防上,一邊心想『為何到了苗栗,我們還是待在某個河邊呢?』XD
在這裡,孩子互相合作的搬動大石頭,或是選擇路徑,幫忙比較不會的孩子在各石塊中攀爬,我們在這裡玩到準備回火車站,接著面臨如何回去的困境。
因為公車車班,跟我們的時間一點也不搭,我們不可能在這個時段趕回火車站搭上我們原本說好的車班,
我們站在路邊,開始奮力比起搭便車的手勢,當然我都讓孩子自力救濟,
幾個比較有信心的孩子站在路邊攔車,幾個害羞的孩子躲著假裝沒有自己的事,
車子一台台呼嘯而過,有的人看了我們一眼就離開,有的人連停也不停,
這大概是我們搭便車最失敗的一次,大概過了有二十幾台車。
『越高級的車好像越不願意載我們,卡車司機比較好。』
男孩發表了這樣的心得,雖然氣餒,還是得回家,孩子們垂頭喪氣的繼續攔車。
總算,一個打破這樣結論的福斯高級車停在我們身邊,
熱心的問了我們從哪來要到哪裡去等等,然後把我們通通裝上車。
『你人真的好好喔!』歷經這樣挫敗的孩子遇到終於願意載我們的好心人,
發自內心的大聲稱讚,感謝不已。
順利回到車站,再度跟當初載我們去的老闆道謝攀談後,買到車票,趕上班次,我們回台中了!
搭區間車再有耐心的孩子都會漸漸暴走,一次次溝通後,豐原上來的人多了些,孩子終於較為安份,
此時,坐在我身邊的男孩簡楷說『芷芳,我們可以一起去爬玉山嗎?』
『好阿,下學期我們去爬。』
『要爬多久?』
『最快兩天一夜吧!』
『阿,可是我不能過夜耶,我過夜會不舒服。』男孩為難道。
『恩,我們會在之前不停上高山練習,這樣你的身體就會比較習慣。』我說。
不久,對面一個男孩(瑄)也跑過來蹲在我面前,『台灣最高的山是玉山嗎?』
『恩。』
『雪山是第二高。』旁邊男孩也說。
『你不是爬過雪山了?』我問。
『對啊。』男孩點頭,『那我們可以一起去爬玉山嗎?』
『好阿,我們一起去爬玉山。』
得到我的同意,男孩開心的笑了,火車此時也到站。
幾乎很準時,大約五點十幾分,我們就回到台中,
結束了自由行的一天,而男孩已經長成,主動提議想去的地方,請我們幫忙的狀態,
真的太好了,我們還可以一起去好多好多地方,
就從爬玉山開始吧!男孩們!!!
(因為這一團目前是純男孩團,歡迎熱愛戶外的中年級女孩來加入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