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陪孩子寫作工作坊,駿逸紀錄  2012.9.8

 

這兩年,牧夏的好朋友們見面時提過幾次,說要我去上個課。幾次都沒認真回答,這次要推廣這個工作坊,就向芷芳毛遂自薦。於是就有了這個為期四個月、每月聚會一次的「陪孩子寫作」工作坊。


至於這份紀錄,我本來是不大想寫的,畢竟要說的都在課堂上說了,沒什麼書寫的動力,而沒到場的人,光看紀錄終究是無法理解太多。不過牧夏理直氣壯一副「你憑什麼不寫」的樣子,我也就氣短了起來,好像不寫真的很過意不去。

 

那就寫吧。

 

「你喜歡寫作嗎?」

這個問題是在這個工作坊裡,我邀請成員做的第一個表態。

 

在孩子的文字創作課裡,這也是我會邀請孩子做的第一個表態。一般來說,明確地說討厭的大約在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之間,而明確表達喜歡的,通常不到四分之一。剩下的,就是說不上喜歡或討厭的。

 

而在這個工作坊裡,明確表達不喜歡的,如果我沒記住,七位成員裡有一位,明確說出喜歡的,七位裡也有一位,而剩下的五位,則是「想寫的時候,就不討厭(或者喜歡)。」

 

比例是不是不太一樣呢?

這是因為孩子們並不知道「寫作」與「作業」的差別。同時也是因為孩子不能選擇「想寫的時候才寫」。

 

第二、三個提問,是「妳對孩子的寫作,有什麼期待?」以及「孩子目前在寫作上,是否有什麼困難?」

CIMG9026  

 

成員們提出了上面這七個問題。

 

這七個問題,有些是在現場和孩子一起工作時,我也遇見過的困難,有些則是家長曾經對我提出過疑問,而我試著用與這套「陪孩子寫作」的模式一致的態度去回答過。

 

在工作坊的過程裡,我預期我可以慢慢地解釋我對這些問題的看法,以提供成員們一種思考或面對這些困境參考。而在最後一週,我們將把這些問題在拿出來檢視,看看我們是否都有討論到。

 

 

CIMG9031  

 

每一次工作坊,都會有一次實際的教學活動示範,希望能夠讓成員們透過實際的經驗,去理解身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之中是什麼樣的感受。 

這次的示範教學活動是「骰子詩」,這個遊戲是這樣玩的。

 

骰子詩(講義P.39

 

教具:有盒子的骰子(一組20顆)、列印紙、字庫

 

1.挑選出一些有趣且不重複的句子,總字數約在一百五十到兩百個字之間,組成一個字庫。

2.將字庫印在一張列印貼紙上,若聚會的時間有限,可先將每個字都預先割好,以方便孩子快速撕下進行活動。若時間非常有限,也可以先將一整面的字先貼好,節省解說及創作的時間。

3.給孩子看示範。

 

這個遊戲的玩法,是讓孩子自己在字庫裡選字貼上骰子的每一個面,然後依照孩子對遊戲的熟悉程度,進行詞語、句子、故事、新詩等不同難度的創作。

4.發給孩子骰子及字庫,進行活動。

5.這個活動可以有非常非常多的變化,譬如可以將二十個骰子拿來骰,以隨機出現的二十個字進行創作。也可以使用自己規定是否可以使用諧音、或聯想的方法來插補或替代的方法,來得到想要的字。

  

在成員們創作的過程以及作品裡,可以看見成員對創作的認識、態度以及想像。以我注意到的部分來說,譬如文躍的用字就有比較多對情境的描述,另一位成員做了兩句對仗的句子。

 

另一個例子,是有些成員會問我「這樣可以嗎?」或是「能不能如何?」有些成員則直接依照我說的規則下去創作,或自己增加更嚴格的規則。譬如阿杰在創作的過程中,自己附加了一個很困難的規則:骰出二十個字,只用這二十個字來創作。這兩者的差別,有可能是在「對規則設定者的在意程度」上,也就是前者可能會比較擔心自己的作品是否符合「設定者」的要求。而十分在意設定者要求的人,就有可能會患得患失綁手綁腳。(不過這只是我對成員狀態的猜想,並沒有跟成員進行核對。)

 

有些孩子在說「我不會寫」時,也是因為類似的原因。他們其實是在說:「我不會寫你要我寫的那種。」

533057_3049151511095_1948381439_n  

 

CIMG9037  


 

創作活動結束後,我在黑板上解釋我對這個模式所設定的三個階段,分別是移除抗拒、建立寫作者的態度,以及發展寫作技巧、深度與風格。這個教學活動的示範,適用在第一階段「移除抗拒」上。順道也提了講義裡其它幾個適用於第一階段的教學活動。

 

 

 

這次聚會我預設的主要話題,是第一階斷的「排除孩子對寫作的抗拒」。關於這抗拒的成因,我依照和孩子工作的經驗,歸納為以下幾個理由:

 

1.討厭標準答案

2.討厭強迫規則

3.害怕被打分數

4.生理或心理累了

5.沒有完整的時間

6.沒有想要書寫的對象

7.不了解文本的力量

 

 

 

關於這些理由的可能成因,講義裡都有解釋。(紀錄裡我就這樣帶過了喔,否則我就要把整本講義貼上來了。)

 

 

 

說起來,這次聚會比較有趣的話題裡,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該如何面對作業」。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建議是「敷衍」。

 

 

 

家長追問我:「那麼,孩子有沒有可能變成一個習慣敷衍的孩子?」

 

 

 

我舉了一個例子。

 

 

 

我曾經遇到兩群小孩,其中一群小孩從小就在不虞匱乏的情況下長大,他們的父母不怎麼嚴格控制零食的取得;而另一群小孩則因為各種原因(通常也是有道理的原因),用嚴格的手段控制孩子零食的取得。

 

 

 

就在有一次我給孩子吃餅乾時,平常不匱乏的孩子,吃完一片拿一片,一邊玩一邊吃。有一位孩子面對最後一片餅乾,看著四週一直問:「有沒有人沒吃到餅乾的?有沒有人沒吃到餅乾的?」問了好一陣子都沒人理他,我就說:「應該都吃過了吧,你吃掉吧。」他就放心地吃掉了。

 

 

 

而另一群孩子,餅乾一拿出來,他們就像池塘裡的鯉魚瘋狂地靠近,一人往嘴裡塞一個,手上還要趕緊搶個三四個才安心。

 

 

 

嚴格的管控並不能壓制一種傾向或需求,反而會讓它用更強烈或更扭曲的方式,在其它時間其它場合現身。若我們要讓孩子能夠掌控自己的傾向或需求,譬如吃零食,或者敷衍,那就該好好和孩子討論這些事件的本質,讓孩子知道在哪些時候舒展它們是恰當的,以得到適當的滿足;而在哪些時候又需要盡可能地壓抑它們,以避免不想要的結果。

 

 

 

在飯前吃零食就會吃不下飯,這樣成長所需的營養會不足。孩子得要懂得這件事,才能甘願去壓抑在飯前吃零食的慾望。(當然,要怎麼樣孩子才能懂才能甘願,又是另一件話題。)

 

 

 

寫作業的話,則是要分辨面對哪些作業,或者哪些人出的作業,我們該不該敷衍?(要看這份作業到底有沒有道理。)

 

 

 

該敷衍的話,我們又要不要敷衍?(要看我們要不要面對敷衍(或不敷衍)可能得到的後果。)

 

 

 

要敷衍的話,又可以怎麼樣敷衍?

 

 

 

以我自己的小孩來說,他一歲半時就已經會分辨我什麼時候叫他是「認真的」,哪些時候叫他是「好玩的」。「好玩的」那些,他就看心情理我,「認真的」那些,他就會比較在意。這是十分自然、十分符合人性的事情。

 

 

 

人生在世,並不是每一件事情都是值得投入的。有的時候面對強權或無理的制度,我們未必能夠(或願意)承擔挺身反抗的代價,這時,敷衍就是一種巧妙面對強權姿態。又有的時候,在意的人要求我們去做我們實在不在意的事,我們不想過份委屈自己,也不想讓在意的人太過傷心,這時,敷衍簡直是一門值得鑽研的社交藝術。

 

 

 

那麼,你看懂了嗎?我在呼應第一段。希望這篇紀錄成功成為一次「社交藝術」的示範。

 

 

 

好了,關於陪孩子寫作的那些,各位看倌就看講義吧。至於課堂上的其它討論……,我衷心地邀請你,還是下個月來聊天吧。

 

 

 

PS:這是課堂裡我提到的詩,陳黎的戰爭交響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Zjj5y-7e9Q&feature=relate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牧夏教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