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02560 DSC02562  

為了讓台中市兩端的孩子,能有在公車上相遇,以及更多相處的機會,

我們研究台中市公車路線,找出交會的班車,訂出集合地點,

於是這一端的我們,就在搭車轉車中開始了旅程。

每一次的旅程,都在詳細計畫中開始,經歷許多不在計畫內的事物,結合了驚喜,再回到原點。

於是就能一再出發。


DSC02566 DSC02570 DSC02569 DSC02571 

下了公車,來到一個大公園,北屯區有好多大公園喔,而且居然還有人在地上曬菜脯。

我大驚小怪的指著菜脯,小孩默默看我一眼『阿就曬菜脯阿,有什麼好驚訝的!』又飄走。

DSC02572 DSC02573 DSC02574 DSC02575 DSC02578 DSC02582  

搭公車搭了很久,為了避免一進文昌廟就有許多跑跳,

我們在公園讓孩子先跑動,舒活筋骨。

孩子們撿了一堆刺刺果實,說『這是我們學校最近流行的遊戲!』

於是孩子們非常認真的展開蒐集,一時之間非常忙碌,

甚至分開幾個地點藏匿彈藥,堆疊完整。

『可以開始了嗎?』『還不行!』(繼續埋頭蒐集),

『我們要移動了,你們還要玩嗎?』『要!再等等。』

DSC02579 DSC02581  

過了好久,遊戲即將開始,

『你要當好人還是壞人?』孩子紛紛互相詢問,好像分組進行的活動一定需要好人還是壞人一般。

當然沒有人要當壞人啦!

『你要玩嗎?』同時孩子也不忘詢問身邊的孩子們是否要參加遊戲。

由於分不出個兩組,大家都想跟似乎比較厲害的孩子一組。

最後我迫不及待喊了開始,於是誰也忘了該和誰同組,開始了開心的遊戲。

喔,結果是所有人追殺我一個人,遊戲很簡單,就是大家拿著小果實彈藥互丟與逃亡。

幾乎繞過半個公園的我一直在逃亡,所有孩子很團結的兵分多路圍堵我,

直到彈藥耗盡。


『他丟我!』此時,一個參與遊戲的孩子,站在場中哭了起來。

並且非常努力的告訴我們,他被人家丟到了,而且無法原諒丟他的人。

『你剛剛有要跟他們玩嗎?』

『有!』

『那你知道甚麼叫做在玩嗎?我們這個遊戲就是會互相丟果實,會被丟到的遊戲。』

『他丟我!』

孩子還搞不清楚如何叫做參與遊戲,只覺得被丟到了,別人是故意的。

『怎麼辦呢?他不知道甚麼叫做在玩!』

圍在旁邊的其他男孩,面面相覷後有人說了。

『在玩就是雙方都很開心,可是有時候也會傷心,也會哭,也會生氣,但是知道是在玩。』

聽小二的男孩這麼說,覺得好有哲理。


有另一個沒在遊戲內的女孩,表示她不玩,但由於她坐在遊戲的中心點沒有離開,

因此被流彈波及,丟到了一下。

女孩也表達她被丟到的不開心,於是我們也討論沒在玩的人可以如何,

在玩的人可以如何。

玩一個遊戲,就衍伸出了好多的討論,

人與人相處總有很多的狀況,該如何理解,思考,表達,

是我們一直在陪孩子經歷的,另一種旅程。


DSC02583  

談得差不多了,我們往文昌廟前進。

這間文昌廟有著樸實的外貌,紮實的磚牆,走進廟中,

稀少的人煙,還有後面一個大大院子。

孩子馬上又進入像森林的院子,無法自拔。

DSC02589 DSC02590 DSC02591 DSC02592  

繞到前殿,聊聊文昌帝君,拜什麼比較應景。

拜蔥會聰明,拜蒜會算數,拜蘿蔔好彩頭,拜粽子包中......,

DSC02585 DSC02586 DSC02595 DSC02596  

奇妙的是,真的有人拜薑跟鹽,象徵山珍海味。

DSC02597 DSC02599 

DSC02606  

DSC02600  

玩得差不多了,孩子一個個自己晃回正殿,點起香來膜拜,除了關心功課,

也關心桌上的供品是否可以吃,之前去的廟宇,要是桌上有擺一盤糖果,

孩子就會虔誠的擲茭問是否可以拿糖果吃,拿一顆之後還能再拿嗎?

神明通常非常大方,都是可以,可以,可以。

這次一位來拜拜的阿媽,把她的供品果凍分給孩子們吃。

『那這個可以吃嗎?』

『應該不行。』

『為什麼?』

『因為供品是他們帶來的阿』指著旁邊在拜拜的民眾『他們拜完之後,可能要帶回家,或者你可以去問他們。』

『原來供品是還要拿回家的喔?』孩子難以理解,以為拜給神明的物品,就會留在廟裡了。

『我才不相信有神呢!』也有孩子持相反意見。


有沒有神明,其實並不是我們的重點,

信仰在文化的傳承中,佔了很大的一個部分,當地居民的生活形態,當時的建築風格,當時的社會狀態,為什麼需要這間廟宇,這些串連過去與現在的點滴,是這些古蹟最無形的價值。

DSC02602 DSC02604  

在廟前庭吃點心,發現小孩很難吃完一碗豆花(但都很想要自己吃一碗)。

到這時候,也快要該搭車回家了。

幾個孩子意猶未盡的又鑽回廟中,繼續在廟裡做發掘。

一邊哀嚎來不及去八二三公園了,一邊趕忙蒐集孩子去搭車。

來到公車站牌後,我發現我的外套沒帶,回頭往廟宇找,結果找回了超多小孩的物品,一一讓孩子認領。

在站牌前,孩子認真研究著車班。

『我不想搭剛剛那班車。』一個孩子表示。

『反正都要轉車,我們可以搭XX號跟XX號回台中車站再換車回牧夏阿!』孩子說著剛剛的研究。

『為什麼不搭剛剛那班車?』

『司機開得太猛了。』

『可是繞到火車站比較遠耶!而且不同司機開得不一樣吧!』

『沒關係啦!我不想搭那班車。』

最後孩子表示,如果原來那班車先來就搭那班,要是他查到的班次先來就搭他查到的班次。

於是我們達成協議,後來先來的是我們原先搭的車號,孩子也就毫無抱怨的搭上車。

DSC02611 DSC02614  

換車,再度等車。

孩子非常喜歡空地,在空地可以找出一百種以上的遊戲,彼此歡笑遊玩,挖陷阱埋草。


我們每個人大腦的神經元數目,都在一出生時就決定了,這些數目不會隨著未來你的努力增加,而只會隨著衰老減少。

神經元之間有許多突觸互相連結,我們做事情與思考,都會經由那些連結傳遞。

當我們開始習慣只做某些事,只做某些思考,反覆練習相同的事情時,

那些不常使用的連結就會消失,留下時常使用的連結會變的粗大,

於是我們大人的腦神經,其實只剩下某些連結罷了。

 

許多研究顯示,因為還沒有被制式的習慣與思考固定,孩子的神經元,有比較複雜的連結。

 

因而他們往往會想到我們想不到的,發揮比大人還多的創意與揮灑。


因此盡量使用原始的素材,使孩子可以不被限定,發揮更多的創意,以保留更多的連結,

對於孩子未來的學習思考,無論是哪一方面,將會有更多的幫助。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一桶方方都長的差不多的積木,就是比較原始的素材,

而都已經裁切好,甚至有範本可以跟著拼出唯一的樣子的積木,就比較不會發揮創意與思考。

我們的活動,都非常希望能夠讓孩子在更簡單的狀態下,揮灑更多的自己,動用更多的神經連結。


於是在傍晚的草堆,孩子們繼續開心的遊戲,直到搭上公車。

DSC0261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牧夏教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