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遇到搭公車時,我們通常會分成兩條路線,讓從不同地方放學的孩子,可以選擇比較方便的方式搭車。
從台中不同的地方,搭往一個相同的目的。
牧夏線在三厝里搭車,當我們剛轉彎,走往黎明路時,
一台我們正要搭乘的54號公車從眼前呼嘯而過。
『快追!』文躍一馬當先往前奔去。
幾個孩子也跟著奔跑,邊跑一個孩子邊問『為什麼要跑阿?』
『我...我不行了....等我啦!』也有孩子落在後頭吶喊。
『人是一定跑不過車的,我們不要追了吧!』更有孩子冷靜分析。
站牌前的號誌剛好是綠燈,公車呼嘯而過,留下一直喘氣的我們。
『等下一班就好啦!』男孩表示。
等車的時間,過的很愜意,有的人坐著吃午餐,有的人看看報紙,
『哎喲~很變態~』男孩看到報紙上模特兒穿的火辣,大喊變態。
『來來來~』我把男孩拉回來,
『你看,你看這個腰,還有這個腿,搭配這個衣服,我覺得很漂亮耶!』
男孩認真看了一下,欣賞美好事物是人類共同之天性,於是沒再喊著變態。
當然,就在這麼說說聊聊之間,忽然文躍從椅子上跳起來大喊『車!』
車子以絕快的速度,再度從我們面前奔馳而去。
留下目瞪口呆的我們。
『誒,芷芳,你怎麼沒有認真看車呢?』
『對啊,我們忙著聊天,結果沒有一個人認真看車。』
車子都過了兩班,另一路線的人還打電話來報告說他們到了,
我們於是決定往前推移。
『不然就邊走邊等吧,反正都在同一條線上。』
往前走這個決定,馬上遭到孩子們的反對,
不過錯過兩班車的我們,還是得換一個好等的路口等車,
於是就一直往前走去。
『不如我們就這樣走到那裡吧!』我說。
『才不要!!!』其他所有人反對。
走過幾站,我們繼續等車。
這次車終於來了,我們也終於搭到車了。
孩子們巴著窗戶往外望,一看到經過了張廖家廟,連忙大喊,
『我看到了!!』『司機司機快停車!讓我們下車!』
『超過了!司機怎麼還不停??』
『因為要開到站牌才能停阿!』
來到張廖家廟,早已經等在這裡的另一組孩子們忽然出現展開攻擊,
手中的黏黏草朝我們發射,遲來的我們,馬上捲入一場戰爭。
家廟外面有一片養護的很好的草皮,很大空間的廣場,孩子每個都奔跑的面紅汗流,
或是彼此追趕,或是齊齊圍觀一頭超大隻的牛頭犬,
直到我們叫喚他們準備進去參觀才停止。
先討論『複姓』,身邊還有哪些複姓呢?『歐陽盆栽!』孩子說。
(這是一部電影的男主角),甚至有人有認識姓張廖的朋友,發現複姓並不少見。
講著講著,講到張廖這個複姓的由來,
故事中有『入贅』一詞,也順帶解釋了入贅。
問孩子,家廟裡面拜的會是誰,(『是祖先。』)
討論一般廟宇跟私人家廟的差異。
『之前我們還有去一個地方,跟家廟也很像。』
『我知道!是宗祠。』
曾經去過的林氏宗祠,孩子還有印象。
走進家廟,先看見一個半月形的池塘,半月池可不是隨便就能蓋的,
必須要家中有人當官,或是科舉考中的家庭,才能蓋半月池。
半月池具有風水的功能,希望能興旺子孫,
甚至屋頂的燕尾,也是一種身分的表徵。
家廟屋頂上的龍,有四根腳指頭,據說只有天子的龍才能有五根腳指頭,
就連顏色,家廟跟官廟都不能相同,
家廟必須是黑色,官廟才能是紅色。
因此張廖家廟的牆面,大多是黑色的,搭配藍色的樑,跟一般華麗的官廟果然不同,
別有一種悠遠寧靜的氛圍。
裡面展示許多農具,有的平時很難見到,我們一一研究。
庭院裡,有一塊大石頭,旁邊有著散落著裝飾的漂亮石頭,
我們這群酷愛石頭的孩子,一整個見獵心喜,黏在石頭邊希望全帶回家。
『這是人家家廟的東西,是私有物,不能夠帶回去的喔!』
『如果你把它拿出來看,等一下要放回原位。』
『這裡的池塘,不能把石頭丟進去,因為這是造景的池塘,不是一般野外的池塘。』
儘管我們提醒孩子,還是有個孩子,拿著石頭準備往下丟。
來不及阻止,孩子將石頭丟入池塘裡。
『那怎麼辦?你要想個辦法處理。』
『我不要撿石頭。』孩子開始哭。
『不撿石頭你要想個辦法處理呀。』
『我下次不會了。』
『下次不會跟這次沒有關係,而且你還是沒有對你丟下去的石頭想辦法。』
『我跟石頭說對不起。』『.......說對不起不是一個辦法,那不能解決事情。』
正當這樣說的同時,另一個孩子拿了一片大片的樹葉,從旁邊也丟進池塘裡。
(池塘對孩子有無限的丟擲吸引力......。)
『你看,有人也丟下去了。』正在哭的孩子連忙指著別人。
當然,另一個孩子我們也請他負責,於是他找來長柄的耙子,將樹葉撈回。
丟石頭的孩子決定如法炮製,也想辦法撈起石頭,但是石頭太難撈,沒兩下就想放棄,
倒是旁邊的孩子們,一個個興致勃勃的幫忙,
到最後,石頭沒撈起來,耙子倒是掉進池塘去了。
『不是我喔!不關我的事!』一開始丟進石頭的孩子連忙撇清。
『是因為要幫你撈石頭大家才在這裡撈的吧!』
孩子力氣小,雖然很快靈機一動找來另一根掃把要撈回耙子,卻撈不上來。
最後出動文躍,將耙子撈上來,孩子一陣歡呼,將工具放回原處。
不過,丟石頭的事情還沒解決。
『我就是不知道怎麼辦嘛!』孩子又哭。
『想想看阿,我們想個辦法來負責。』
『我把其他的石頭都放回原位,這樣可以嗎?』
果然好主意,雖然無法把剛剛丟進池塘的石頭撈起,但可以把四周被亂丟的石頭幫忙放回原來的位置,
而且這個方法是孩子自己想到的,不是我們要求的。
而且,這還是個出乎意料的答案。
於是我們很快完成了這件事情,
大家可以開始往逢甲夜市,逢甲大學移動,尋找下午點心。
奇妙的是,孩子尋找點心的方式,不是一一逛過再挑選想要的,
而是只要看到第一間被發現的店,就馬上一湧而上,點好東西後,懶得繼續逛下去。
『你們有逛過逢甲嗎?』『有阿,逢甲無聊死了!』
『你們都是這樣覺得喔?』『對!這裡又沒有甚麼好逛的。』
進入夜市前,這樣問他們。
幾個孩子都點了雞腿作為點心,一路啃食的很開心。
經過逢甲大學,繞過夜市,搭車前,又問孩子『那現在覺得夜市好逛嗎?』
『無聊死了。』孩子回答。『張廖家廟比較好玩。』
回程搭公車了,又是分成兩路人馬回家。
一個孩子選擇的點心是爆米花,上車後,其他孩子依然和他熱烈的分食,
『小朋友,車上不能吃東西喔!』司機說話了。
『上次怎麼就可以?』『上次搭的是火車。』
『高速那些才可以吃東西,火車,高鐵,國道客運。公車是不能吃東西的。』
司機解釋。
『是誰規定的?』孩子問。
『是政府規定的。』司機回答。
『誰是政府?』一年級的孩子認真的大聲問。
『這個問題很難,文躍你回答吧!』我企圖逃避冗長的解釋。
文躍還沒答,我們另一個孩子便高聲回答了。
『政府就是我們選出一群人,他們要管理秩序跟幫我們做事,事實上不然。』
事實上不然,這句話一落,全車的人都笑了。
由於我們搭的是小公車,每一句話車上的大家都能清楚聽到,
司機大笑著說『你真是很高的高見呢!』
接著孩子們就開始討論起何謂政府,政府都在做什麼,以及總統大選(?)
整趟旅程就在很貼近民主社會的狀況下結束了。
雖然一回到牧夏,所有人又飛快進入積木戰爭遊戲,
剛剛那些認真仔細的分析談論彷彿從未發生,
但我們知道,孩子們是很有能力在面對以及討論這些屬於我們生活的一切。
等我們回到牧夏後,另一組的人還在等公車,
公車遲遲未到的狀況下,只好另外搭別班車。
據說他們因為人手一支雞腿,導致回程被一隻超大隻的黑狗(比楨楨還高吧!)
狂追。
大家就狂逃,居然沒有人想到丟下雞腿骨頭誘導他去吃趁機逃跑,
大家都保護著雞腿逃亡。
育瑄說真的是一個很有趣的畫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