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戶外課,我們往豐原去。
搭火車這件事,由於我們實在太常搭了,孩子很會搭,也很知道該如何是好,
很會跟著大人,很知道該往哪走,
舊小孩會拉拔著新小孩,大家一起,有人會幫忙講解使用票卡,有人會互相提醒往前。
讓我幾乎要以為這是一件理所當然孩子都該會的事情。
但在暑假時,我們外包了一個營隊,去帶那個營隊時,
帶著幾乎沒搭過火車但年齡很大的孩子走進火車站,
儘管我已經陪他們看過時刻表,研究過月台,商量過月台該怎麼走,
一進車站的瞬間孩子們完全呈現了呆立的狀態。
這時候我才再度發覺搭火車或者是自己旅行移動這件事,
是需要累積一些經驗,慢慢陪著孩子學習,瞭解的。
(因為很長一段時間都只跟牧夏的孩子一起搭火車,搭火車都快要跟吃飯喝水一樣自然了。)
在車站前,聊了關於葫蘆墩的事情,並且請孩子問路到我們要前往的葫蘆墩紀念公園,
一個一年級的小女生立刻往前詢問車站前的計程車伯伯,
馬上知道路後,小女孩帶路,一群人就傻傻的往前走,很快來到了葫蘆墩公園。
葫蘆墩公園是之前我們去豐原時碰巧遇到的超級大公園,
公園又大又有溪還有人在溪邊釣魚,
這一整個超過台中市民的我們對公園的理解,於是決定還要再來。
在葫蘆墩公園就是一直重複請小孩脫鞋子襪子再下水踩水玩,
但孩子很多人都表示不會弄溼腳不脫鞋,然後再一個個踩溼最後苦不堪言,
或是一個個將滑落水中(水很淺大約到腳踝多一點)的孩子打撈上來,
沒帶衣服的女孩跟帶了兩件褲子一件上衣的女孩借了衣服換,
但不久後借出衣服的女孩也滑進了水裡,兩人互相協調衣服,
鞋子溼了的孩子希望鞋子晾乾,在這些瑣碎雜事中,我們約定要前往廟東的時間到了。
『該走了!』我們招喚。
男孩從四面八方爬起奔來,瞬間就來到我們面前可以出發。
小女孩們還在收拾東西,說不要穿這件了有點溼要換,腳有點髒要到廁所洗乾淨,這個不要放進包包那個想拿走,
男孩已經等待的不太耐煩,於是EGG和育瑄留下來照顧小女孩的需求,慢慢處理,
大孩子及男孩群和我們先行離去。
『那就交給你們帶路囉!』我對四個年記較大的男孩說。
『不要!』『為什麼是我!』『我們不知道路阿!』
『你們知道我們要去哪裡嗎?』
『我們要去廟東。』
『那可以問路就知道怎麼走啦!』
看見男孩們都露出了為難的臉色,有的說『那我們一直在這裡好了。』
『可是我們要去吃點心耶!一直在這裡下午會很餓吧!』
『沒關係。』男孩們說。
『所以你們都沒有問過路喔?』我說。
『當然沒有!』男孩們用一付,你怎麼會不知道的表情看著我。
『好!那今天就將是你們人生的第一次問路耶!』
男孩們默默用一種,我要坐在這邊一萬年的姿態回應。
眼看兩個遛狗的路人走過,我喊住他們。
『不好意思!!』路人回頭。
『他們可以跟你們問路嗎?』
我指著男孩們。
『好阿!』路人一臉親切的望著男孩們。
男孩們騎虎難下(?)往前走了兩步,問出『請問廟東怎麼走?』
路人殷勤的開始講解時,男孩們就要跑了。
『等等!!!要聽一下怎麼走吧?』
於是男孩們勉為其難(?)的聽起了路,倒是在一旁的大女孩聽的很清楚。
開始走了,一路男孩非常不確定,(因為剛剛沒有仔細瞭解路程)
但是完全不敢再問路,於是猶豫不決的走走停停,雖然困惑但是依然最後靠自己勇往直前。
女孩嘗試告訴男孩,男孩們說『不要在那邊囉囉唆唆的啦!』
超級好笑這一句,聽完我拉過女孩說『他們應該不太喜歡被人家告訴該怎麼走。』
(我發現,透過陪伴男孩,而且牧夏男孩居多,我漸漸越來越瞭解男孩,但我有點不懂的是,假設出生後都一般養育,男孩的個性怎麼還會跟女孩有很大的差別,還是其實我們的社會價值,孩子透過各種管道接收到的資訊,就足以造成性別上的差異。)
女孩委屈的說『可是我知道阿,而且我不想走錯路,我想要告訴他們嘛!就算被他們討厭我還是想說!』
於是我們偷偷分成兩組,女孩們就速速的掉頭離去,
此時男孩組正坐在車站前面發呆,不知所措。
『怎麼走?』我走近問男孩。
『這邊吧!』男孩們不確定的指了個方向,我也就跟著走。
這時,一個較小的男孩說『我想去問一下站長!』
中年級的男孩說『你去阿,想去就去阿,反正沒人要跟你一起,我們就先走了!』
小男孩瞬間有點難過說『蔡芷芳他們都不讓我去問站長!』
『我又沒說不讓你去,我說你想去就去阿!』中男孩大聲反駁。
『因為你說要先走,他有點被丟下的感覺。』我回應。
『你去問,我會在這裡等你。』我對小男孩說。
『那我要去問了!』小男孩轉身。
『等等,我跟你一起去好了。』大男孩說。
中男孩見大男孩要去,也急忙跟上『那我也一起去!』
幾個男孩踏出獨自問路的第一步,然後帶著正確的資訊回來,我們終於走往廟東的路上。
這途中有很多等待,有很多男孩不確定的猶豫,也有男孩願意的勇氣。
我猜,在那個猶豫中,是害怕走錯,卻也不敢問人,
更害怕自己的選擇是錯誤的,被人否定。
於是給出跟隨的同時,除了讓孩子看見大人也跟著走的安心,
從頭到尾沒有對他們的選擇做出任何評定,讓他們願意去嘗試。
最後,我們到了廟裡,看見從另一條路走到的大女孩們,
據說大女孩一路問路,過了路口就再次確定,就這麼抵達了廟口。
等等,我們還有一組小女孩組對吧,
等到我們參觀廟裡,拜了拜,看了門神,研究了香,
出廟門時,剛好見到終於整理完畢,也抵達的小女孩組。
路上,男孩鞋子溼了不想穿,但也不想拿在手上,
文躍替男孩將鞋子綁在背包上,孩子率性的赤腳走去。
旁邊的孩子討論起來『哎喲,他赤腳。』
『咦?』我問。
『赤腳人家會以為他是乞丐很窮。』一個孩子說,
『赤腳人家會覺得他很骯髒!』另一個孩子也表示。
『是喔!』我說『可是他覺得沒關係,應該就可以選擇赤腳吧!?』
(話說你們每天在牧夏也都沒穿鞋就跑到外面去吧!!XD)
我知道,赤腳也要看地方與場合,
至少在戶外活動的我們,因為鞋子溼了不舒服時,可以擁有一些小小的,決定自己要脫下鞋子不穿,的自主。
然後,和土地,有一些些親近與親密的連結。
我們一樣給了點心的金額,讓孩子自行去購買點心,
孩子們都先挑選了一攤果汁攤的飲料,有各式果汁或牛奶,
一買下去發現很貴,得湊錢一起吃別的了,
相較一些一開始就買會飽足的食物的孩子,挑選飲料的孩子後來都飢腸轆轆的希望買食物的孩子分一些給自己。
也有孩子因為金額控制得宜,有吃有喝非常滿足。
慾望跟需求的取捨,是我們一直在練習的事情,
練習的機會越多,我們越有機會在這個很多很多變化,很多很多誘惑的世界中,找到自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