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風和日麗,有溫暖的陽光,我們要到雖然位於台中的邊緣,卻是扮演非常重要角色的福田水資源回收中心。
要到這個回收中心非常不容易,我們查了所有的網頁,查到的電話都是空號。
打到市政府,怎麼轉都轉不到負責的部門,於是打了一個下午的電話。
最後找到一個曾經承辦過福田的教育規劃活動的先生,對方很好心的告訴我,每次招標到的廠商不同,因此電話會改掉。
四年一標,不同的廠商也會有不同的經營方式。
不過終於知道該找哪一個部門了,當然,找到部門還不是這樣就結束了。
要參觀,是要發公文的。
牧夏教育工作室,第一次遭遇到需要送公文,乖乖送了公文,心急萬分的等待著公文旅行。
幾次電話打過去都說不知道旅行到哪裡了,無法確定。
最後終於批准通過,讓我們得以一窺究竟。
等待公車,看號碼,搭公車。
這些事情,時常跟著我們的孩子已經非常熟悉,可以在等候處耐心等待,
也可以忍耐著不去按下車鈴,雖然手癢的不停碎碎念。
無論是等車,或者是在車上,都是我們的談天時間。
這個時候,我們和孩子十分親近,孩子會分享著學校的,家庭的事情,或是彼此談論笑話說個沒完。
學習著等待,學習著慢慢的生活,學習著自己生活,可以靠自己搭車到任何地方。
我很喜歡這種質樸,直接的生活,也很喜歡和孩子在生活中,貼近的時刻。
男孩們,到哪裡都怡然自得的開心。
有發公文果然很正式,進入福田水資源中心,我們先被帶進了視聽教室。
影片說真的,很用心,很仔細,幾乎涵蓋所有水資源的相關事項,也滿好看的,
孩子們鴉雀無聲,認真的把影片看完。
接著我們開始實際走訪所有的污水是如何變成乾淨的水的過程。
水資源中心請了一位姊姊幫我們仔細介紹。
其實很簡單,只有幾個步驟,真是嚇了我一大跳。
第一步,先用大柵欄把大型垃圾攔住,然後往上抽。
然後沈澱沈澱。
影片中把所有污水的來源都仔細的介紹過了,本來一開始孩子們認為家中的廢水並不髒,
後來才發現,其實家庭廢水是大量的廢水來源之一。
沈澱後會留下這些泥沙與髒污,接著送去曝氣池。
到底為什麼不停的冒泡泡呢?
曝氣池中有許多的微生物,會把一些物質吃掉,把水變乾淨。
『到這裡之後,水就沒有臭味了。』導覽姊姊說。
『真的耶!』
『如果我掉下去後再起來,我就會變乾淨了!』孩子說。
又沈澱之後,就要去消毒了。
管子內滴出漂白水。
『漂白水?』『對阿,就是漂白水,可以消毒殺菌。』
漂白水真是太厲害了。
接著,接著就放流啦!
本來以為會有非常高深的處理步驟,或是神奇的方式。
但污水處理就是踏踏實實的,一點一點的將水淨化,然後達到放流標準。
最後,所有的水,都會流入綠川。
『是綠川耶!』我們開始猜測這裡是綠川的上游或下游,最後又會排放到哪裡。
畢竟,我們對於綠川很熟悉,曾經數次探訪這條位於台中市內的河流。
現在說到綠川,孩子們都非常的有感覺。
親近自己的故鄉,瞭解自己城鎮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河,說起來都有一種溫暖。
好像就在身邊,和我們熟悉又要好。
這就是家鄉的感覺吧!
會選擇這樣的一個地方帶孩子來參觀,只是不想要環保成為一種口號。
我們親眼所見的,親身體驗的,將會成為自己真實的一部份。
帶著我們往前。
福田水資源最厲害的地方,就是有一整片的大草坪。
當初本來要做來回饋附近社區,成為休閒場所。
孩子們和大人貼近著,在舒適的午後。
或許每次參觀的地方,是一個很重要的部分。
但也很重要的是,孩子們一起相處著,彼此的衝突摩擦,歡樂嬉戲,練習著與不同的人度過一個下午。
我們給出最純粹的陪伴,期待孩子們長出屬於自己的力量。
來幫忙的大人帶了兩台底片機來,孩子們對於底片幾乎沒有概念。
新奇的把玩著,體會喀擦的快門的感覺。
數位相機幾乎成為相機的主流,孩子們操控著按下與刪除,難得接觸最當初的機械構造,都非常的新奇。
我們一邊討論著,孩子們一邊學著,就這麼自然。
每次當我細細回顧著這些照片,寫出一篇篇記錄時,我總會被帶回相片的那個時刻。
孩子的身影,語音,就彷彿會在眼前開始播放,
接著嘴角就會泛起微微的笑,某些照片更會感動的無法自拔。
我猜,我們跟別人不同的地方,或許是我們用心連結著每個孩子。
我們看見孩子的一舉一動,有時因為太可愛而笑得前仰後翻,有時因為看見孩子的為難而心疼的左思右想。
於是我們期待著每個星期三的安穩午後,在歲月中,譜出我們的交織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