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天,是孩子們自己決定的地方,出乎意料的,孩子們選擇了美術館。

 

當然其中還是有許多反抗的聲音,有些孩子,一聽到美術館,

馬上的反應是『好無聊,為什麼要去?』『我已經去過好多次好多次了,一點都不好玩。』

在孩子學習與成長的過程中,學校或是父母,或多或少有帶孩子來過這個地方,

但是為什麼孩子對於美術館的感覺卻是『無聊』『討厭』『不想去』呢?

這或許是值得我們好好思考的地方。

 

今天一到美術館,孩子們就已經四處奔走著,草皮與斜坡,樓梯與迴廊,

對他們而言就已經是很滿足的體驗與感受。

等到孩子們到齊,我們向孩子們宣布了今天的任務。

請他們在美術館的周邊尋找出自己喜歡的,有感覺的雕塑,並且為他命名,或用自己的方式形容。

『其實美術館的一圈很大喔!不是只有我們眼前看到的這些。』

『那是恐龍蛋!』一個孩子馬上指著遠方的一個巨大的橢圓形雕塑說。

奇妙的是,孩子們對於藝術,都很有想法,也很有感覺,很樂意去感受。

 

CIMG0196.JPG CIMG0204.JPG

『我覺得這是潛水艇!』

『唉呀,他有一格一格的,就是格子嘛!』

『你不覺得這很像原子彈嗎?』


CIMG0208.JPG

『箭頭!』孩子說。

『我覺得這是一把長矛!』

(好像沒有孩子說像是一把劍)

我忍不住去看這個雕塑的名稱,叫做『開天闢地』。

置身於巨大的矛頭與岩石中,感受到的是什麼呢?

 

DSCF4527.jpg DSCF4518.JPG 

畫畫看,躲躲看(有看到圓圈下面的孩子嗎?)。

IMGP0017.JPG 

這個過程,很認真的進行了一個小時左右。

DSCF4548.JPG 

認真研究著地上的立體地圖。

IMGP0018.jpg IMGP0023.JPG IMGP0020.JPG IMGP0019.jpg 

IMGP0024.JPG 

讓孩子觀察作品,親自描繪,撫摸,用身體觸碰。

進而產生一些想法與連結,孩子多半很快的就會用自己的感覺與想像,來描述形容這項雕塑,

和孩子討論的過程,總會訝異孩子的天馬行空,遠比我們都奔馳的遙遠。


接著我們要到館內去了,有幾個孩子堅決的不想進館,只想要待在外面。

有幾個孩子則迫不及待的要進去裡面欣賞。

於是就分成兩組,一組在外面探索,一組進館欣賞。

孩子們很快的就決定要到地數位藝術方舟的『日常掃描-新媒體藝術典』

裡面無法攝影,所以無法貼出真相。

 

在許多參展作品中,孩子們都安安靜靜的坐著觀賞,一片又一片看的津津有味。

展出的影片以短片為主,影片雖短,卻都很有意境。

展場後面還有許多動態,可以和孩子互動的作品,孩子們待了很久才想要離開。

 

 

 

 

離開後換到繪本區,又往上轉移,美術館非常大,孩子們就像在迷宮內摸索,有時還會走到陽台的死路,

最後孩子們進入一個播放紀錄片的展場,

片子和『種麥』有關,孩子們進到房間裡,先是站在後面看,

看的目瞪口呆之後,紛紛找了椅子坐下來,觀賞到結束。

令我訝異的是,紀錄片中有一整段都是一位農婦在撒種子,撒完種子用腳將麥子壓入土中,再把土撥好。

重複的動作,沒有任何語言或背景音樂,只聽的到當地的風聲。

但孩子們都安安靜靜的觀看,沒人吵鬧也沒起來跑開,直到影片演完。

 

演完後,我們費了一番功夫,才走出美術館(有的門打開居然會遇到死路),

與外面的一組人馬會合。

DSCF4595.JPG DSCF4589.JPG DSCF4587.jpg 


外面的人在這段時間裡,也非常忙碌,他們找到很硬的豆莢,想盡辦法把豆莢弄開,取得其中的種子。

DSCF4578.JPG DSCF4574.jpg DSCF4568.jpg DSCF4635.JPG 

最後大家會合,開始長途跋涉,移動到勤美誠品。

DSCF4624.jpg CIMG0239.JPG 

路上,遇到了好多狗兒。

怎麼樣的孩子都小心翼翼的抱起狗狗,和狗玩。

試著和另外一個生命相處,是很寶貴的經驗呢!


這一路上,孩子們打打鬧鬧,發生很多糾紛,又一次一次討論處理。

DSCF4634.JPG DSCF4631.JPG 

一路走到市民廣場,其實很近,孩子們也走的欲罷不能,邊走邊探索。

吃完甜甜圈,就在草地上等家長來接。

結束了今天的綠園道之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牧夏教育工作室 的頭像
    牧夏教育工作室

    牧夏教育工作室

    牧夏教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