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預定的攀岩日,由於這堂課已經往後延了一堂,因此今天非常希望能夠成行。
這幾天的天氣陰雨綿綿,下一陣,停一陣,好險接近中午,開始稍微透露陽光,讓人安心不少。
在東海大學社團大樓旁的岩牆,高度較矮,因此我們這次先選擇這個場地。
等孩子們較有經驗後,再挑戰更高的岩場。
這次我們請了專業的教練核桃跟小溫,幫孩子做確保,並且教他們關於一些攀岩的常識。
『你們看到的這些器具,包括我手上的鉤環,吊帶,繩子,都可以承重3000KG。要爬的時候,都要穿上吊帶來確保安全。』
核桃解說關於吊帶,以及器材的功能。
接著,核桃示範一次垂降給孩子看。
由於攀岩都會用到繩索降落,所以先練習如何垂降。
『右手,用來控制你的降落,右手放開,就可以往下,如果右手握緊,就不會移動。』
『左手用來保持平衡,只要輕輕握著。』
『右手千萬不要隨便放開,但如果你放開了,下面還有小溫,小溫把繩子拉緊,你就不會移動了,也不會掉下去。』
降落的時候,腳要踩緊牆,和腳垂直,上身要和牆平行。
一邊放繩子,一邊往下走。
這個挑戰,最困難的是,你明明知道很安全,
但要放開緊抓住柱子的手,踩緊在平地上的腳,卻是一種挑戰安全感的事。
接著,就讓孩子一一來嘗試。
還沒開始,已經有幾個孩子產生退意。
『我打死都不要上去。』死死抱著柱子的男孩說。『我在這裡爬就可以了!』
『好可怕喔,我可以不要試嗎?』
當核桃幫孩子穿好吊帶後,會讓孩子在上面先試著操作繩索,
讓孩子感覺手部的應用,並且練習一下。
等孩子熟練後,才讓孩子開始垂降。
站出欄杆,往下看,據後來也垂一次的文躍表示,真的是會讓人不敢放手。
幾個孩子一一輪流垂降。
遇到比較不敢的孩子,核桃會用吊帶提住孩子『你看這個可以把你整個人掛著都沒問題,所以你一定不會摔到的。』
不敢下去的孩子,我們還是鼓勵他站站看。
試著穿好吊帶,跨過欄杆看看。
光是跨過欄杆,對孩子就需要好大的勇氣,
有時候站在欄杆那頭,和自己的內心對戰,想試試看,又有點害怕,想放手,又不敢。
教練會扶著孩子,請孩子看他不要看下面,試著把腳放開看看。
最後,孩子選擇不下去,也就會讓孩子爬回欄杆的內側。
大部份孩子都有經歷一些面對自己的小掙扎,不是乾脆的就放棄,這樣的認真面對,也非常了不起呢!
我們有很多時候,都是跟自己的害怕與恐懼相處,並且掙扎的做決定。
選擇面對跟選擇放棄,都需要很大的勇氣。
在孩子在欄杆前掙扎時,一個孩子經過問『他怎麼了?』
『他很害怕。』
孩子看了他一下,慢慢的接著說『我也很害怕。』
並露出一種很懂的表情,同理了對方。
孩子不會因為不敢而被嘲笑,因為大家都試過,即使可以完成的孩子,
也能在下降的時候感覺到高度的變化,以及不安全的感受。
接著,我們要開始攀爬了。
當然,攀岩的同時,在下方會有教練做確保,
當你抓不住放手時,還會被繩子拉在半空中,而不會掉落地面。
爬完後,會直接用繩索將人吊回地面。
有的孩子爬了一半,便會因為覺得太高而想下來,會是喊著自己不行了,爬不上去。
會鼓勵孩子再試試看,但孩子若堅持真的沒辦法,要下來了。
就會把孩子吊回地面。
一次有兩個路線同時進行,有的孩子爬完一個,又爬另一個路線。
攀岩是一種訓練專注力非常好的活動,假設孩子有比較不容易專心的情形,國外都會使用攀岩。
你必須集中注意在你的手腳,同時也練習了感覺統合,
想好下一步要移動哪隻手或腳,移到哪裡,然後快速又專注的移動。(不然就會掉落)
之前一位教練說,跟攀岩最像的運動,就是瑜珈。
會用到全身的肌肉以及柔軟度,是一項對孩子(對大人也是)幫助很大的運動。
不過攀岩不像騎騎單車一樣隨時可以出發,在台灣不只是場地少,教練也不是那麼普遍,
到處都有溜冰課,舞蹈課,有氧課,就是很少見到攀岩課。
小溫教練與核桃教練都對孩子很有耐心,技術非常好,對小細節也會很注意。
請他們來帶孩子很令人放心。
希望我們以後能夠一兩個月攀一次岩(當然可以變換場地),不過這就要再跟孩子討論了。
結束今天戶外課的同時,也從小飄雨變成了大暴雨。
我們趕忙搭車及上車,回到各自的集合地點。
結束了今天的攀岩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