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的,空間課程的第二堂課又來了。

這堂課加入了不同的孩子,也增加了不同的元素。

R0017534.JPG  
一開始,銘璟介紹自己上學的路徑。
『我上學的時候,會經過一座橋.....。』

銘璟描述著經過路徑的風景,並且仔細說明自己在這些地方的想法,感覺。
透過感覺,我們跟身邊的一切,有了連結。
『我有時候會在這裡,把還沒完成的作業完成...。』
在每個地方,做了不同的事,當下的心情。
接著換小鳥介紹小時候的上學路徑,
小鳥小時候,要走好遠好遠的路,自己去上學,
途中還會經過一個都是墳墓的地區,孩子們對這件事非常印象深刻,有的孩子整天提起路徑,就會說
『小鳥上學的時候,會經過一區墳墓耶!』
從上次的自己家裡的介紹描述,到這次將一路上的風景串連成線。
孩子練習著從自己出發,將視野往外推移。

R0017539.JPG R0017543.JPG R0017546.JPG R0017542.JPG R0017549.JPG R0017550.JPG R0017551.JPG  
孩子們開始細細描述自己從家裡出發的風景。

DSCF7829.JPG  
這位孩子畫得非常逼真,將一樓二樓呈現出來,和左右鄰居的關連也有很細緻的表達。

『我家住在這裡,隔壁是老師的家,再隔壁是朋友的家,
我上學從這個樓梯下去,就可以到學校了。』

R0017552.JPG  
『我上學的時候,會先經過一間機車行,接著經過一個國小,來到會塞車的中港路口,每次都要在這裡等好久....。』

女孩仔細的將上學的路徑呈現,我們彷彿隨著她走了一趟上學之旅。

R0017557.JPG  
孩子畫出家中的樓層,他跟媽媽上學的方式,經過的地方。
還特別強調他們國小像城堡一樣,非常漂亮。

R0017558.JPG  
有的孩子立體的畫了地圖,一張紙到不了,還貼了兩張。

並且塗上顏色,河上還有垃圾與落葉。

DSCF7825.JPG 
R0017553.JPG 
有的孩子說,她家到學校只要一下下,不太會經過什麼地方。
有的孩子從同一個地方出發,但描述到學校的路徑不太相同。
孩子畫出的東西,有的我們會覺得,這個地方有這麼大嗎?
銘璟說,那就是孩子真實的感受,以孩子的身體眼光來看,那個地方就是如此的巨大。
我們也常常會想起小時候的某個場景,場景非常巨大。
但長大後回去一看,卻覺得怎麼一下子就走完了。
完成了這個部分,接下來,小鳥請孩子想一個卡通人物,
並且說說他居住的地方,他使用什麼交通工具,他的專長等等。

DSCF7837.JPG R0017559.JPG  
銘璟舉了龍貓的例子,龍貓搭乘什麼交通工具,住在哪裡。

孩子都很有共鳴,接著開始替卡通人物量身打造一個家。

住在埃及的,就蓋了金字塔,海綿寶寶住在鳳梨屋裡,住在公寓的主角,就擁有一座高樓大廈。

R0017562.JPG R0017563.JPG R0017567.JPG R0017569.JPG R0017571.JPG R0017573.JPG R0017576.JPG R0017579.JPG R0017584.JPG  
有男孩第一次使用美工刀,一開始先是小哭喊著說『我不會用,我從來沒用過。幫我割。』
『我可以教你怎麼割。』文躍說。
剛開始,男孩覺得自己割的很醜,不是自己想要的方方窗戶。
『我都割不直。』男孩難過的說。
身邊的另一個男孩,拿出他的各種形狀的線條組成的公寓。
『我也割不直阿!』『各種造型也很棒耶,你割的這個看起來很特別。』
漸漸的,男孩越割越開心,可以小心手,也可以接納自己割出的線條。

R0017587.JPG  
大頭狗的家,狗屋的屋頂是孩子自行設計的,要切出兩片可以剛好在頂端構成屋頂的瓦片,還真不容易。
屋子角落的裝飾,搭配切開的門洞,很有設計感。
女孩一開始使用美工刀時,不小心割傷了手,之後一開始不太敢用。
『妳看這樣拿,把手這樣放,就不會有割到的機會了。』我們教她使用工具。

R0017593.JPG R0017602.JPG R0017604.JPG R0017606.JPG R0017607.JPG  
『我畫的馬很不像,妳可以幫我畫馬嗎?』一個男孩問我。

像跟不像,到底是用誰的眼光來判別?

最後男孩畫上了一隻可愛的飛馬,獲得大家的大力稱讚。

蝸牛住在蝸牛屋,HELLO KITTY住在她的可愛公寓,海綿寶寶甚至有他的交通車。

吃過午餐,休息片刻,有個女孩很會玩富饒之城,帶著大家一起玩。
接著我們去公園跑跑跳跳,再回到牧夏。
回牧夏時,走到一半,『你的水壺呢?』問一個女孩。
『在上面。』(指公園的山坡上)
『那你要不要去拿?』
『我不要拿,你去幫我拿。』
『可是那是你的東西耶?你把它帶來公園的,要請你自己帶它回去。』
『我不要。』
『如果是因為你手上東西太多,不方便帶回去,你先把東西放著,去把它拿下來,我可以幫你拿一些東西回去。』
『我不要拿。』
『可是我沒有要幫忙你回去拿耶!』
女孩繼續往前走。
『那,就要讓水壺留在那裡喔?』
『恩!』
女孩堅定表示她不要帶水壺回去,於是就讓水壺留在那裡。
一路上,跟女孩說『如果你隨時改變心意要帶水壺回去,我可以陪你回去拿。』
回到牧夏,其他人問女孩『你的水壺呢?』
『在公園阿!』女孩說。
最後媽媽來接女孩時,女孩才表示要回去帶水壺回家,跟媽媽姊姊一起回公園去找。
練習為自己的東西做決定,並且對東西負責。

DSCF7841.JPG R0017609.JPG R0017611.JPG DSCF7845.JPG R0017621.JPG  
下午,我們開始使用巨大的紙箱來搭建。
銘璟放了借物少女的片段給孩子看,讓孩子瞭解身體大小與物品之間的關係。
另外介紹了兩位建築師,其中一位是藤森照信,喜歡蓋類似樹屋的屋子。
這張照片是在華山藝術園區建造的,上面真的可以有人進入。
另一位是奧地利的白水先生,他的一系列建築作品,都像是從卡通內走出來的。

3394869694107719620.jpg  

31.jpg  
介紹完畢,就讓孩子開始搭建。
孩子們都從自身的屋子開始,要能裝下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進去比一比。
要將紙箱建立起來很困難,要固定著,黏好,需要兩個人合作。
有人扶,有人貼。
還有厲害的方式,將筷子穿過當支架。

R0017614.JPG R0017616.JPG R0017624.JPG R0017629.JPG R0017637.JPG  
從小,而大。

最好的比例尺是自己的身體,蓋了迷宮,卻鑽不過去的情形也是常常發生。

有個孩子不想要蓋迷宮,於是用紙板,搭建了巨大的滑梯。

R0017641.JPG DSCF7849.JPG R0017652.JPG  
由於這種紙板的材質非常的厚實,是我們印刷廠的家長提供給我們的。

上面可以承受孩子的重量,不會軟掉。

在我們的樓梯上,搭建了巨大的溜滑梯,並且在下面用巧拼疊起防撞的裝置。

還得一個一個溜,溜下去時有大人在下方接住。

小孩們依次爬上二樓,一邊尖叫著滑下。

『好可怕好可怕喔!』女孩一邊拍著胸膛,一邊還要滑第二次。

R0017659.JPG R0017664.JPG R0017681.JPG R0017683.JPG R0017686.JPG R0017691.JPG R0017700.JPG R0017725.JPG R0017728.JPG R0017729.JPG  
使用各種材質,許多精細的設計,孩子在空間上,巧妙的發揮創意。
不同的玻璃紙,造成迷宮內有不同的色塊,還有打開的門,窗戶。
門上有刷卡,最後孩子們邀請自己的爸媽,也進入迷宮探險。

DSCF7865.JPG DSCF7879.JPG  

大人跟小孩身體比例的差異,也在孩子蓋的迷宮中呈現。

最後,孩子依依不捨的留下了作品,還把自己做的車子帶回家。

R0017712.JPG  
下一堂,我們有機會走出戶外搭建囉。

6/11是這學期空間課程的最後一堂,我們到時候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牧夏教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