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會議,我們的主題是點心。


孩子們非常容易餓,也因此總是非常期待點心時間,常常在下午兩點就開始嚷著『點心要吃什麼?』

並且迫不及待的想吃點心,大約在三點多端出點心,都會迅速的被秒殺一空。


吃點心,變成每天的重頭戲,孩子們期待的不只要好吃,還要好玩,最好可以幫忙準備。

但吃完點心後的杯盤狼藉,以及滿地的碎屑,則總是被視而不見。


『XX,我們來把吃完的東西收一收吧!』

『我現在是國王!大家快對我參拜!!』


『XX,把自己吃完的餐具拿到廚房好嗎?』

『我跟你說喔,我昨天看了一個電視,裡面有一隻老虎....。』


『孩子們,我們來把吃完點心的東西收拾一下吧!』

『快!對面的敵人要攻打我們了!』


於是,我們找孩子們一起來討論關於點心的事情。

『我們今天要討論的主題是點心,因為我們都在這裡一起吃點心阿,所以我們會有很多事情要做,所以...』

『值日生!值日生!值日生!』

說明還沒有說完,孩子們已經猜想到我們想要託付的事情,因此快速的把腦海中最符合這件事的答案搬出來搪塞。

值日生的喊聲不絕於耳,大家聲勢浩大理直氣壯的表示只要值日生就可以解決一切。


『等一下,先聽我說!先聽我說!』

先說明吃一頓點心,是一件多工程浩大的事情,要煮飲料,烤麵包(或任何當日需烹調的食物),要端盤子,分配杯子,拿到樓下....。

『而且你們覺得吃完以後,這裡會有哪些要收拾的部分?』

『把碗盤拿上去。』『要洗喔!』

『還有哪裡會需要收拾?』『擦桌子!』

『還有呢?會被弄髒的?』『地板地板,掃地板!』

『所以這麼多事情,值日生做的完嗎?』


『那就安排多點人嘛!一次兩個!』一個女孩很執著覺得需要值日生。

『可是如果安排了很多人,其他人都不做,都留給其中一個人做怎麼辦?』另外一個女孩提出意見。

『我覺得應該安排幾個人準備,另外幾個人收拾。』很少發表意見的女孩說。

『不不不,我覺得應該準備的人同時也要收拾。』執著的女孩說。


『我有意見。』另一位女孩說。

『如果安排了值日生,可是今天作冰淇淋,明天只吃麵包,這樣負責準備麵包的人不是就很吃虧嗎?所以排值日生不公平。』

『喔喔喔!那你的意思是?』

『就大家一起做,大家一起收就好啦,不需要值日生。』


『那萬一有人都不願意做呢?』有孩子提出疑問。

『把他捆起來!跟他講道理!』一個孩子建議。


『那要是有人說他不吃,所以他不想做也不想收呢?』

『不吃的話,就沒有使用到,這樣應該不用收吧?』

『不是阿!他就算沒有吃,也可以好心幫我們收吧?』

『所以這樣算是一定要做?』『恩,可以算是好心來做。』


『不然,準備的事交給有興趣的人,收拾再用排的?』女孩再提議。

『我還是覺得排值日生比較好。』女孩堅持。

『你的意思是,因為準備比較好玩,大家都會想準備,所以有興趣的人再去?』

『那萬一都沒有人有興趣怎麼辦?』

『那我們那天就不要吃好了!』『才不要!』


經過一番討論,孩子們有四種意見僵持不下。

分別是『值日生又要準備又要收』,『值日生負責準備跟負責收的不同人』,『大家起做一起收』以及『準備的交給有興趣的人,收拾的用排的。』


『那,你們自己討論一下,想要用什麼方式吧?』


『要是有人她想要幫忙,所以準備的時候就來幫忙了,可是她為什麼可以不要收?』

『你的意思是?』

『她有幫忙,所以她就有用亂,可是她卻不收。』

『喔,那你可以請她來收,跟她說她剛剛有準備,把東西用亂,願不願意來收。』

『恩!』孩子得到滿意的答案,就笑著跑開了。


但是怎麼樣都無法做一個結論,於是最後決定每個禮拜試一種方式,最後再讓大家決定那一種方式比較喜歡。

接著孩子就在紙上畫下表格,開始安排負責準備與收拾的人。


在會議的期間,孩子都很踴躍的表達意見,並且做了很多假設。

最後將會做出一個最適合我們團體的決議。

這樣的過程,可以使孩子察覺到彼此平常的行為對於別人的影響,也能夠學習看待別人不同的想法。

看見孩子的表達以及接納,可以愛人,可以溝通,不怕吵架,也不擔心生氣,

這樣是一件多甜蜜的事情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牧夏教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