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1149.JPG IMG_1150.JPG 

這一天,是我們RGM新的一期初階課程,幾個原本不相識的孩子,在早上九點來到牧夏。

甚至很多孩子都是第一次到我們這個空間來。

 

IMG_1173.JPG

第一個步驟,是排出彎曲複雜的骨牌,並且讓這些骨牌可以倒下。

這個男孩,卻自己發明了一個中間的橫槓,連結在這些骨牌中。

第一次倒的時候失敗了,中間的橫槓會倒下,卻不會撞到對面的骨牌。

接著男孩調整了橫槓的方向,使他能夠成功。

由於孩子是剛開始練習排骨牌,關於轉彎的訣竅還抓不太到。

在後來的時間內,孩子漸漸的能夠找到一些方式。

IMG_1174.JPG IMGP0422.JPG IMGP0429.JPG 

接著,文躍請孩子們,用30個骨牌,排出最長的一列,卻又可以完整推倒的骨牌。

IMGP0444.JPG 

排好後,幫孩子量長度,並且請大家推倒看看。

一個一年級的男孩,認真的告訴我們他發現的訣竅。

『先量一個骨牌的長度,接著兩個骨牌之間間格的長度,不能大於一個骨牌的長度,這樣前一個骨牌倒下來,就一定會打到後一個骨牌。』

原來骨牌之間的長度,是這樣拿捏的阿,孩子在這樣的過程中,去想出一個方法來達成他的挑戰。

 

接著,開始了小東西推倒大東西,用小的骨牌,推倒大本的書。

DSCF5043.JPG DSCF5048.JPG DSCF5054.JPG 

孩子們反覆的嘗試,很快的發現可以使用較高的物體,來推倒。

一個孩子說『我覺得打到下面不容易推倒書,要打到書的上面比較容易將書推倒。』

於是將積木疊高,疊到她認為可以將書推倒的高度。

 

另一個孩子推倒了一本,又想推兩本,最後一路推倒了十本。

排了一次又一次,每次推倒都歡呼,並且增加書本量。

 

 

下一個步驟,我們開始改變力的方向,可以減少骨牌的使用,又能做出一個大轉彎。

 

 

這些孩子,每次我們出的挑戰,他們總是欲罷不能的一試再試,

成功後,就再試著做的更長,或者是加入更多元素。

最後所有人把他們的相連,做成了一個橫跨牧夏的大裝置。


吃飯前,我們開始了使用滑輪改變力的方向。


IMGP0473.JPG IMGP0476.JPG IMGP0480.JPG IMGP0482.JPG 

 

重的會下降,輕的會上升,在設計這個滑輪時,需要考慮物體的重量,以及機關設計的程序。

如何才能使上升的物品打到下一個機關,是孩子創意的開展。

在調整物體的重量上,孩子試著黏積木,試著改變物品,練習綁繩結。

一直做到吃飯,很多人還是繼續試著,不願意去吃飯。


IMGP0492.JPG IMGP0495.JPG IMGP0498.JPG IMGP0499.JPG 

吃飽午餐後,我們在公園遊玩。

臂力驚人的小孩,丟了一顆球,飛過上坡,掉進對面的河裡。

孩子不停的把球從山坡丟上來,又丟下去。

最後大家臉紅紅的回到牧夏,開始下午的課程。

IMGP0484.JPG 

在我們上課的期間,門口時常會經過一些帶著孩子的家長,

往往站在外面目瞪口呆,看著裡面的孩子每個都忙忙碌碌,但都看不出來在做什麼。

每個孩子都專注的沒注意到路人的眼光,自在的發展著自己的機械裝置。

 

下午第一個要挑戰的是滑行。

DSCF5065.JPG 

除了滑下來的部分,孩子們都還想出滑下來後的步驟,而且加上之前的機關,弄成一個大裝置。

這些孩子非常喜愛把自己會的元素都拼上去,再做出更多的想像。


 

 

 

 

 

 

 

最左邊的女孩,還發明了一個繞著椅子走的小花圓圈路線,非常的別出心裁。

 

最後一個挑戰,是鐘擺運動。

『哇!我們學了好多種喔!』一個孩子一邊算一邊說。

在鐘擺運動中,孩子發現了線要繃緊,才能夠達成他們心中想要的擺盪效果。

 

 

男孩使用鐘擺,撞到一顆球,並且做出球的路徑,搭配骨牌跟轉彎。

雖然在球的滾動上還需要調整,但整體的想法很精彩。

 


 

這些孩子,有一個非常厲害的發現。

在下樓梯時,往往會擔心樓梯上的骨牌,打不到下一階的骨牌。

而這些孩子,不約而同的發現這個特點,於是用了一些方式來加強。

將下一階的骨牌墊高,有的用膠帶黏,有的拼高,讓上一階的骨牌確實的敲到下一階的,達到一連串的裝置。

 

最後,我們開始分組進行。

DSCF5115.JPG 

孩子搶著要使用樓梯,想要做一個長長的下樓梯裝置。

DSCF5094.JPG DSCF5096.JPG DSCF5102.JPG DSCF5105.JPG

DSCF5075.JPG DSCF5089.JPG 

DSCF5113.JPG 

 

男孩設計的是,滑下長長的樓梯,打到骨牌來個大轉彎,經過鐘擺,滑輪,敲到球,球往下,繼續推倒一連串的骨牌。

一開始測試時,發現中間的球忘了放。

後來經過反覆改良,從滑行一路到滑輪,都可以通行無阻。

(但這段沒有錄影到。)

 

 

 

當一連串的下樓梯成功時,批哩啪啦的聲音搭配視覺效果,感覺很壯觀。

後來男孩們又認真調整了一次,以達成他們心中的機關。

 

 

女孩反覆的試,其中有一大段時間,不停的拼好了,又不小心推到,全倒,再拼一次。

最後的轉彎處,因為放了一根正方形的積木,導致轉不過,其他部分都很成功。

DSCF5088.JPG DSCF5106.JPG 

 

這一組的小孩,一路反覆嘗試,一直做到最後。

我下樓時,看著滿頭大汗,臉紅通通的男孩說『所以還要再試一百次囉?』

男孩轉頭看我,大聲的說『才不要!!!』

我楞了一下,接著男孩大聲說『我要一直試!試到完全成功為止!!!』

 

 

最後,終於如孩子的願,完整的跑完一輪。

在這樣的課程中,孩子用最質樸的方式體驗了『力』。

要能夠面對挫折,找到需要調整的地方,為什麼需要調整,要怎麼調整?

這樣的過程,都是在學習中需要的能力。

 

無論是『鐘擺』『滑行』『槓桿』等,都是基本的物理概念,

可以透過動手操作,並且體驗,

看到孩子們興奮的分享他們的想法與發現,臉上帶著光的表情,就是學習最充實的時刻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牧夏教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