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久違的火車之旅。

 

這次上路,只有少數幾個孩子當初跟我們一起搭過山海線,但無論是一起搭過火車,或是沒搭過的,都同樣的熱愛搭火車這項活動。

交通工具,可能對孩子來說,有一種難以言喻的魅力吧。

 

上車前,先和孩子說說在月台,在車廂需要注意的事項。

於是就趕往火車站買票囉。

 

第一次操作買票機的孩子很興奮,也不太會按,摸索了半天。

有經驗的孩子按完自己的很不滿足,一直很想再按,不停問別人『我幫你按好不好?』

IMGP2540.JPG

IMGP2541.JPG

IMGP2544.JPG 

 

進了買票口,到底火車的車票是不是有磁性的呢?

買票口的機器會將票吸走,打個洞,再吐出來。

孩子們一個個走進買票口,都覺得好玩到不行。

 

IMGP2546.JPG

IMGP2547.JPG 

 

剛好趕上火車,『火車上不能吃東西吧?』一個孩子問。

『可是火車上有在賣便當耶!』

『對吼對吼!所以火車上是可以吃東西的!!』

 

火車剛起動,一個孩子指著後站『二十號倉庫耶!!我們有去過,探險的秘密基地!』

後來發現,每次戶外探索,都讓孩子記得了一些什麼。

那些什麼,都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多很多。

因此當孩子說出來時,會讓我們分外驚喜。

 

去程的車廂很空曠,孩子們看看外面,數數站名,喊著高鐵(有經過新烏日),很快的就到了彰化。

 

火車站前的廣場,有一大片的噴水池,孩子流連忘返的在那裡逛了一下。

回程同樣也會經過這個噴水池。

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一個孩子問我『老師,可以摸這個噴出來的水嗎?』

 

我剎那間愣住了『可以阿。』

看見孩子把手伸向水的冰涼,笑得很開心。

我心中的驚訝是,原來『摸水』這件事,需要經過大人的同意。

假如是過馬路,去遠方上廁所這些事情,都覺得告知一下是非常貼心的事。

但是『摸水』,就跟『可以坐下嗎?』差不多,感覺都是一件自然會發生的事情。


到底是因為在教育的過程中,我們總跟孩子說『要先問大人。』

但孩子無法分辨哪些該問,哪些不該問,於是怕不問會被罵,乾脆通通問了再說。

還是我們就是這樣,希望掌握孩子的一切,於是任何事情,都要經過我們大人的價值來仲裁。

『可以。』『不可以。』

 

不管是哪一個,在這樣的過程中,

孩子如何學會自己判斷這件事情對他來說是安全,或是危險,他做的到,或是做不到,他可以,還是不可以?

那麼,我們又如何能期待孩子擁有『主動』呢?

 

 

走往賴和紀念館,是一條長長的路,把中正路從五百多號,走到兩百多號。

孩子邊走邊數門牌,『耶~我們快到了耶~』

兩旁的店家都是非常古老的建築,有的甚至垮了一半,用黃線圍住。

在這裡行走,真的感覺到彰化是座古老溫暖的城市。

 

賴和紀念館在建築物的四樓。

工作人員親切的招呼我們,和孩子說了一小段話。

在館內,有許多賴和的文學本,還有模型的陳列。

『我們現在的位置,就是這座模型右邊平房的地方。』

IMGP2565.JPG 

『挖~這裡面的書都是賴和寫的喔?』

『對阿,他除了是醫生,也是一個作家,詩人。』

 

IMGP2562.JPG

IMGP2568.JPG

IMGP2585.JPG 

看到彰化的古地圖,我們討論起彰化。

看著高等女學校,說著『這是彰女耶!』『那是我爸爸的學校!!』

『那我們現在在哪裡阿?』

『有孔廟耶,是我們上次去的那間嗎?』

『不是,我們去的那間在台中,彰化也有一間孔廟。』

『怎麼到處都有孔廟阿?』

 

賴和使用過的醫療用品,我們猜猜是做什麼用的,有彎剪,鎳子等等。

 

『你看你看。』有小孩把我拉到廁所『這是古早人使用的水龍頭。』

 

在賴和館結束之後,我們開始往回走。

 

『肉圓,我們要吃肉圓。』『彰化肉圓最有名了!』孩子們說。

 

路上經過了一間竹子行,滿屋的竹子,外面也堆滿了竹竿。

 

看到一個工作台,到底是要做什麼用的呢?


IMGP2601.JPG 

地上一根根削好,細細方方的竹子,孩子想拿起來。

老闆說『這是等下要用的。』

IMGP2605.JPG 

到底是做什麼用的呢?

 

IMGP2603.JPG 

只見白髮蒼蒼的老爺爺,拉過一把竹梯,開始在上面穿洞。

接著用一把大刀,將細細的竹子打進洞裡,再把多餘的部分削掉,動作流暢俐落,看得大家目不轉睛。

 

IMGP2604.JPG

IMGP2606.JPG

IMGP2607.JPG 

『這樣梯子才不會打開啦。』老爺爺一邊說一邊解釋。

這把純手工的竹梯,從頭到尾都用竹子,連釘子也用削好的竹枝下去釘。

做好之後根本看不出有釘過的痕跡。

『阿伯,你好厲害喔!』小孩說。

『叫阿公啦!我孫子現在都讀高中了。』老爺爺說。

『我做這個已經六十幾年囉,十幾歲就開始做,現在已經七十七歲了!』

 

『哇!!比我的阿公還老耶,我阿公才六十幾。』小孩紛紛算起自己阿公的年齡。

 

『這一把應該很貴吧?』小孩說。

『大概六七百塊吧!』老爺爺回答。

『好便宜喔!』『亂講,貴死了!』

『才不貴呢!』一個小孩說『你看做這一把大概要一兩個小時耶,而且都用這麼厲害的竹子,很堅固阿!』

 

『那竹梯是做什麼用的呢?』

『用來爬電線桿的。』

『為什麼爬電線桿不用平常看到的鋁梯阿?』

『我知道我知道!』小孩喊『怕觸電阿!!』(?)

 

『做這個真的很厲害耶,你看做一把要這麼久,那他一天可以做幾把阿?』小孩不斷嘖嘖稱奇。

 

『你們台中沒有做這個的喔?』老爺爺問。

『沒有看過耶。』我們回答他。

『這個吼,要失傳了啦。』老爺爺說。

 

『竹子真的好厲害喔。』小孩下了結論。

 

到了北門口肉圓店,小孩有的吃,有的不敢吃。

吃了的小孩不停稱讚『這個真的很好吃耶!』『我一定要帶一份回去給我媽媽吃。』

『我要把店名抄起來,下次可以帶媽媽一起來。』

『跟台中的肉圓有什麼不一樣阿?』我問小孩。

『皮酥酥的阿,吃起來比較好吃。』

IMGP2613.JPG

IMGP2611.JPG 

 

肉圓上桌時,先送上一碗,放在一個女生面前。

女孩就先吃起來了,等了半天還沒送上其他的,有男孩就不開心了。

『為什麼是你先吃?不公平嘛?什麼都你先,你以為你是大姊喔?』

記得一路上走來,有些孩子會爭著要走『第一個』,搶著排序。

 

『第一』『我先』,為什麼我們的孩子們,會這麼計較排名?這麼在意先後呢?

你們覺得呢?

 

吃完肉圓,孩子們嘴甜的跑到前台,和老闆娘聊起天來。

『你們的肉圓真的好好吃喔!』老闆娘笑得合不攏嘴。

一邊看著炸肉圓的過程,原來肉圓是這樣炸的阿!

 

IMGP2615.JPG 

 

經過一間雜貨店,我們進去買喝的。

出來時,有的孩子拿著保特瓶裝,有的孩子拿著易開罐。

一個孩子指著兩種一樣的飲料說『你們的是一樣的耶!』

『對阿,不過一個是用保特瓶,一個是用易開罐!』

『哇,所以你比較聰明,你挑的比較大瓶。』男孩對著挑選了保特瓶的另一個男孩說。

 

『比較大瓶就比較好喔?』

『對阿!』

『不是啦。』買保特瓶的男孩解釋。『因為保特瓶沒喝完,還可以蓋起來不會怕打翻,我是因為這樣才挑保特瓶的。』

另一個男孩表示,他覺得他喝的少,小罐的易開罐就很滿足了,對他來說剛剛好,他不需要很多。

 

『反正比較大罐就是比較聰明!』男孩下了結論。

 

『比較大』『比較多』『比較好』。

什麼時候開始,我們陷入了一種『比較』的魔咒,樣樣都需要比著,

沒辦法看見自己的內心需求,沒辦法光是自己足夠就滿足了呢?

一定需要『比過』別人,才能覺得是好的。

 

我們的工作,就是將不同的價值彰顯在孩子面前,

讓孩子知道,除了比較,他還可以有不同的選擇。

陪孩子理解大家的想法,同一件事情對每個人的不同意義,才能學會真正的,無形的價值。

 


最後回到彰化車站,再度上了月台。

『這一班車是通往海線』列車長喊。

『我知道,海線不會經過台中,會去清水,沙鹿,我們上次有搭過!』上次和我們一起山海遊的孩子,很興奮的說明。

『什麼是山線?』孩子一邊看著即將到站的火車告示牌,一邊問。

『要到苗栗?苗栗是哪裡?』

 

我們在火車站的大地圖看著。

 

『你看這條是山線,要到苗栗(指地圖),會經過台中,所以我們可以搭這班車,就可以在台中下車。』

『那我們現在彰化在哪裡?』

(指地圖)『在這裡。』

『所以我們等下會經過新鳥日?鳥日....』一個剛識字不久的小一孩子說。

『是烏啦。』別的孩子回答。

『烏跟鳥有什麼差別?』一邊看著上面的字,一邊問孩子。

『我知道我知道,鳥中間有一橫,烏沒有。』

 

『那什麼是成追線?』小孩指著地圖非常有好學精神的又問。

 

『這裡是成功,這裡是追分,從成功到追分就是成追線。』

『有有有,我們上次不是有去買紀念車票。』

『那追分成功是要祝福什麼的阿?』

『可以考很好!』

『因為追分,是分數的分!』

 

『ㄟ,你看那個。』

 

小孩發現了告示牌旁的小綠人。

IMGP2621.jpg 

『亮的時候就是可以上車了喔?』

『哇,小綠人越跑越快,就是快開車了嗎?』

幾個小孩原地踏步著,學著小綠人跑步。

 

上了車,車上很擠,正值下班放學時間。

我們幾個擠在車長室外面,發現了可以看著鐵軌倒退。

孩子們看的目不轉睛『轉彎了轉彎了....』『合併了合併了...』

 

『要加速了!!!哇好快。』

 

這時車長站起來說『你們要看那邊。』指著控制室上面紅色的數字,『上面有速度。』

 

IMGP2622.JPG

IMGP2625.jpg 

『79.80......100了..109了109了,好快喔!』

『區間車最快跑到110。』車長說。

『那自強號呢?』

『自強號可以開到130。』

 

『我媽媽開車都只有50幾。』

『我爸爸可以開到一百多,在高速公路上面!』

 

於是就在不斷數著速度上升,速度下降,看著鐵軌倒退轉彎中,我們回到了台中。

 

出了票口,有的小孩想要把票留著。

『那就去蓋章就可以留著票了。』

 

回到今天的解散點,一個孩子過來說『我已經蓋章了,可是票還是沒有還我。』

『??』

意會過來後,我們大笑。

『那個剪票機,不會分辨你有沒有蓋章,把票放進去它就會收走。』

『不會因為你有蓋章,它就吐出來還你。』

『如果要帶回家,蓋了章就可以直接出去了,不用再去走剪票機口。』

 

孩子恍然大悟的點點頭。

 

太可愛了吧!!

 

當然,孩子大大小小的糾紛與衝突還是會發生。

處理了很多次。

例如孩子聽了別人說的話,生氣了,於是就動手打人。

踢罐子時,搶不到踢不到,於是就動手了。

我們相信,如果可以選擇,每個孩子都會希望成為被大人疼愛的孩子。

有能力一點的孩子,可以『表現良好,乖巧懂事。』來換取被愛,被看見。

沒有能力的孩子,他做不到,只好生氣,只好動手。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如何幫助孩子從『不能』到『能』,就是我們『教育』的意義。

罵他,懲罰他,禁止他,或許可以停止他這些行為,但並沒有因此在面對這些事情時,從『不能』轉變到『能』。

給他空間,和他談,告訴他,陪他,等他。

就是我們能做的。

 

有個孩子,從之前的一被人說,被人碰,就生氣打人。

到現在已經可以一臉平和的說『我不喜歡你這樣弄我。』『我沒有要跟你玩。』

甚至在踢罐子時,因為對方都踢高飛使他踢不到,以往早就大發火的他,這次選擇撿回罐子說『那我們現在玩不要踢高飛的遊戲吧!』

害我都想為他鼓掌喝采。

不過還是跟他說,『有時候踢不踢高飛不是我們可以選擇的,不小心踢了就飛了。』

他也想了想,就接受了,繼續撿對方的高飛瓶。

 

真的困難的是,非常明白大人的遊戲規則,選擇用『言語』激怒對方的孩子。

這些孩子,採取各種方式手段,在說話中隱含嫌惡,不停比較以及表現自己是比別人好的。

我們就得不停的幫助他思考,不停的給予他愛。

『你不用怎樣怎樣,我也覺得你很棒。』

『你這樣很好,他這樣我也覺得很好。』

『就算你不多做什麼,我還是喜歡你。』

 

每個來參加的孩子,都讓我們有不同的經歷,也都讓彼此有不同的互動。

因此,每個孩子,都是珍貴且值得被珍惜的。


因為今天時間太趕,沒有去到扇形車站,孩子看著路上的圖片,念念不忘地想去。

就等下次我們特地前往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牧夏教育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